111年臺灣多元文化探索研習營
活動說明:
帶領兩岸學生深入你(妳)所未見的臺灣地土人文之美!千萬不要錯過!
帶領兩岸學生深入你(妳)所未見的臺灣地土人文之美!千萬不要錯過!
招生對象:
就(修)讀臺灣大專院校兩岸學生 (臺灣學生、大陸在臺就讀學位生-大學碩博生及交換生),不包含港、澳學生。 |
錄取標準:
1.依臺陸生、男女及地區比例進行適當分配; 2.同年或近期參加次數,以未參加者優先錄取。 名額有限,請報名者確認可參加的日期,再行選填梯次。 |
活動費用:
《全程免費》不包含第一天前往集合地及最後一天往返家之交通/膳宿費。 |
活動保證金:
為確保資源不被浪費及活動順利進行, 1. 收到錄取通知後,於指定日期內劃撥保證金新台幣1,000元整。 2. 全程參與活動得退回保證金新台幣1,000元整。 |
活動日期:
南部梯次:文化資產創能解方
研習主題:文化資產維護與在地生機 日期:111年6月16日(五) – 6月18日(日) 活動地點:臺南七股、南鯤鯓和安定區 |
東部梯次:自然環境永續解方
研習主題:生態保育與公民意識 日期:111年10月13日(五) – 10月15日(日) 活動地點:花蓮新城、吉安和壽豐 |
中部梯次:樂齡資源再造解方
研習主題:社區營造與志願服務 日期:111年11月3日(五) – 11月5日(日) 活動地點:臺中太平、南投中寮和埔里 |
防疫要點:
目前衛福部疾管局已宣布鬆綁防疫措施,包括篩檢陽性的輕症或無症狀個案免通報、免隔離,及建議進行「0+n自主健康管理」等措施。
為執行單位仍將於行前通知呼籲,若有人員疑似發燒(額溫大於37.5 度;耳溫大於38度)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則建議全程配戴口罩,並宣導落實勤洗手、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,若情節嚴重者,則勸告在家休息。執行單位也將按規定退還保證金。(未盡事宜,皆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進行)
目前衛福部疾管局已宣布鬆綁防疫措施,包括篩檢陽性的輕症或無症狀個案免通報、免隔離,及建議進行「0+n自主健康管理」等措施。
為執行單位仍將於行前通知呼籲,若有人員疑似發燒(額溫大於37.5 度;耳溫大於38度)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,則建議全程配戴口罩,並宣導落實勤洗手、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,若情節嚴重者,則勸告在家休息。執行單位也將按規定退還保證金。(未盡事宜,皆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進行)
報名步驟:
步驟一:請至研習營活動網站填寫線上報名表單。
步驟二:報名資料送出後,【系統將自動回覆】,該回覆【非錄取通知】。
步驟三:審閱報名資料後,陸續寄發【錄取通知】郵件。
步驟四:收到錄取通知後,於指定日期內匯入保證金新台幣1,000元。(若逾期繳交,視同放棄)
步驟五:繳費後於收據單上註明「姓名、聯絡電話」,拍照回傳至本活動電子信箱: [email protected]
步驟六:活動開始前一週,將寄送研習營行前注意事項。
備註:
各梯次報名人數若超出預定名額,主辦單位有權利審閱報名資料後遴選錄取名單,遴選標準將按臺陸生、男女生、區域別或學校別進行比例分配,且以未曾參加過本活動之第一次報名者優先。未錄取者將徵得意願優先轉介其他未額滿梯次。
報名規則說明:
1.報名截止日期:額滿截止。
2.錄取人數:每梯次正取35名、備取10名;會以e-mail方式個別通知正取學員,請接獲通知者於1週內匯入保證金,若逾期未繳則視為棄權,將由備取者遞補。
3.會以e-mail及電話方式個別通知備取學員,備取者接獲通之後,並於3日內匯入保證金。
錄取通知:
審閱報名資料後,陸續寄發【錄取通知】郵件,請密切關注E-mail信箱及簡訊通知。
活動收穫:
︱社區交流經驗︱活動結業證書︱活動識別紀念品︱
步驟一:請至研習營活動網站填寫線上報名表單。
步驟二:報名資料送出後,【系統將自動回覆】,該回覆【非錄取通知】。
步驟三:審閱報名資料後,陸續寄發【錄取通知】郵件。
步驟四:收到錄取通知後,於指定日期內匯入保證金新台幣1,000元。(若逾期繳交,視同放棄)
步驟五:繳費後於收據單上註明「姓名、聯絡電話」,拍照回傳至本活動電子信箱: [email protected]
步驟六:活動開始前一週,將寄送研習營行前注意事項。
備註:
各梯次報名人數若超出預定名額,主辦單位有權利審閱報名資料後遴選錄取名單,遴選標準將按臺陸生、男女生、區域別或學校別進行比例分配,且以未曾參加過本活動之第一次報名者優先。未錄取者將徵得意願優先轉介其他未額滿梯次。
報名規則說明:
1.報名截止日期:額滿截止。
2.錄取人數:每梯次正取35名、備取10名;會以e-mail方式個別通知正取學員,請接獲通知者於1週內匯入保證金,若逾期未繳則視為棄權,將由備取者遞補。
3.會以e-mail及電話方式個別通知備取學員,備取者接獲通之後,並於3日內匯入保證金。
錄取通知:
審閱報名資料後,陸續寄發【錄取通知】郵件,請密切關注E-mail信箱及簡訊通知。
活動收穫:
︱社區交流經驗︱活動結業證書︱活動識別紀念品︱